0%

display-principel

转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596570

显示器如何发光

1 光致发光。冷发光的一种,有荧光、磷光或TADF。 2 电致发光。也是冷发光的一种,如阴极射线发光。

发什么光

我们可以发出类似太阳光的光,但是太阳光的波长各种波长都有切连续的,模拟的成本肯定不会低,而且设备的结构会很复杂,不适合装到显示器里面使用。更重要的是,不方便调控颜色。那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成本,用简单的结构来发出尽可能多的颜色呢?答案就是最少也要利用三种不同的光来分别刺激L/M/S视锥细胞来实现欺骗大脑的目的。而这三种光的波长大概是位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红R、绿G、蓝B三种颜色附近。将来如果技术允许的话,整个显示产业链也许会决定增加一种或多种新的原色来实现对更多的色彩的覆盖,但是现阶段因为成本与效率之间的考虑,显示器要发的光就只是R、G、B三种光,而数字化的颜色信息也只需要存储与传输三种颜色的信息就可以了。显示器的色域的提高就是要改善R、G、B的定义,但是这些改善需要软件的配合。目前的显示设备在宣传的时候一般会和NTSC或者Adobe RGB标准(这个两个相差不大)做比较,稍微差点的会和sRGB作比较,好一点的会和DCI-P3做比较。这些英文缩写都是行业组织或者公司制定的显示标准,这些标准都会对R、G、B三者的值进行定义,而显示器自身也会有其硬件允许的R、G、B数值,将显示器的三角形与行业标准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如果能够覆盖行业标准的80%,就可以说达到某某标准的80%。其实颜色的准确度不仅仅和色域有关,也和显示器内部的主控芯片以及输出信号的系统有很大关系。色域相当于是硬件,信号和芯片相当于是软件。硬件都听软件的,芯片需要能够接收到合适的信号并准确的指挥显示器来显示出正确的颜色。有一些没有良心的厂家,总是宣传自己可以表现出多少多少颜色,而不是自己能够覆盖多少色域,偷换概念。这就好像0和1之间有无数个数字,但是没有一个会比2大。靠增加颜色的渐变的精细度可以增加同样范围内的颜色的数量,但是并不能扩大颜色的范围。这其实是把颜色编码从8位升到10位的效果,而且很有可能不是真的硬升级。总的来说,三种颜色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因为人眼对于波长550nm左右的绿色光最为敏感,这个波长的光不仅仅能够传递自身的颜色信息,还能够比其他颜色更有效率的传递明暗信息,所以有一些显示器会更为强调这个波长的光。

光的控制

显示器不仅要能发光,还要能够控制光在不同的子像素处表现不同的明暗/颜色值来传递信息。

栅格化的方式要求显示器能够控制每个(子)像素的:

明暗信息 颜色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上面所说的R、G、B三种颜色的方式,那么这两种信息归根结底,可以合并量化为R的明暗信息、G的明暗信息以及B的明暗信息。

进一步说,我们需要控制人眼接受到的R波长的电磁波的量的多少、G波长的电磁波的量的多少以及B波长的电磁波的量的多少。

有两种思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1. 通过调节给予发光材料的能量来控制发出的光的量。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OLED、等离子电视、CRT显像管老电视、LCD等。
  2. 保持发光材料发出的光的量不变,但是在人眼和发光材料之间设置某种可以调节的阀门来控制最终可以进入人眼的光的的量,比如液晶体。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LCD(并非笔误导致的重复)、DLP、电影胶片等。

“调节”本身也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密度法,发出能量的时间或者阀门开放的时间是保持一致不变的,但是单位时间发出的能量的量,或者阀门的口径是可以调节的。具体方法一般是调节电压强度或者电流强度。 采用这种方式的有LCD、一部分LG的OLED、CRT、Single/Three Chip LCD投影等等

一种是时间法,保持发光材料发出的能量强度,或者阀门的口径不变,但是调节发光的时间,或者阀门开放的时间。这种一般是采用所谓PWM(Pulse-Wide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法

采用这种方式的有LCD(并非笔误导致的重复)、等离子电视、三星的OLED、一部分LG的OLED、Single/Three Chip DLP、SED、FED等等。

另外,R、G、B也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一是为每个颜色做一个子像素,并且以某种方式在空间上将R、G、B排列在一起。因为子像素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所以人眼会把这几个子像素看成同一个“大”像素,也会将这几个子像素的颜色混在一起当做一个像素来看。当然,因为使用扫描的方式,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大”像素,子像素的输出也是有时间先后次序的,并不是同时发光的。 这种方式是目前的主流,主要有LCD、OLED、等离子、CRT、Three Chip DLP、Three Chip LCD投影等等。

二是不在物理上对像素进行空间上的区分,在同一个像素上可以给予R、G、B三个颜色各自一定的时间,按照顺序来分别输出光,如果切换的速度够快,也是会让人眼自动将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看的。

采用这种方式的有Single Chip DLP, Single Chip LCD投影以及大多数中低端LCD显示器上使用的FRC技术(所谓“抖”色技术)等。

上面这三个要素,各有两种方式,可以自由组合,一共2 x 2 x 2 = 8种可能,虽然可能有些组合并没有实际的产品。

也有可能一些产品会同时利用同一个要素的两种方式,比如,现在的主流的产品LCD就是阀门调节+发光材料调节、密度调节、物理R。

三星的OLED则是发光材料调节、时间调节、物理R。已经被淘汰的等离子电视是发光材料调节、时间调节、物理R。家用的Single Chip DLP投影是阀门调节、时间调节、按时序切换R,而电影院的数字IMAX则是Three Chip DLP技术,采用了阀门调节、时间调节、物理R。

说到IMAX,胶片电影这种传统显示方式其实很特别。硬要分类的话,其实是阀门调节、速度调节、物理CMY子像素(胶片是采用CMY三原色减色法)。

每一张胶片相当于是为每一帧画面特制的一张滤光片Color Filter,因为每一帧都有预先准备好的专用Filter,所以胶片电影也是属于一种非常特别的不使用像素扫描法的显示方式,其代价就是成本与体积,而其他的显示方式都要想办法去扫描,无论采用上面说的哪一种组合方式。

但是,具体我们是如何控制并如何扫描这些像素的呢?Well,前面我们提到了芯片。是的,显示器内部都是有芯片来负责接收与处理接受到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翻译成可以听懂的指令以后发送给各个像素,而这些指令一般是以电压或电流的方式来表达的。为了能够传达指令,这些像素需要以某种形式被连接起来。

目前比较普遍的方式叫TFT。

理想的连接形式,应该是每一个像素都是直接和芯片连接,芯片可以直接控制每一个像素。但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每一个像素单独制造一条通往芯片的电路。但是这样的话,一块1080P FHD的屏幕就需要600多万条电路通向芯片,这无疑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而且对芯片的控制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无疑就是分组了。